“車到橋頭跳一跳”不少市民在開車經過橋梁時都有過這樣的體驗。但是,近期開車經過丁橋港橋、洋家港橋、會農橋等橋梁的司機朋友們會發現,途經這些橋面時,車輛的顛簸感明顯小了很多。這是市路橋集團啟動“迎亞運”養護修繕專項行動后,完成的第一批“橋頭跳車”整治橋梁。
深入細致,落實“全面排查”
近段時間以來,市路橋集團對管轄范圍內的養護道路“橋頭跳” 現象開展了全面排查,涉及橋梁數量179座,最終排查發現丁橋港橋、洋家港橋、會農橋、五號港橋、漢榮橋、梅靈南橋面等10座橋梁需落實整改。
精準施策,做到“一橋一案”
市路橋集團根據橋梁情況以及橋梁跳車程度為每座橋的“橋頭跳車”現象制定“整改橋卡”,做到“一橋一案”,并分階段對“橋頭跳車”問題進行修復整改。同時為避免群眾困擾,減少施工對交通的影響,集團選擇凌晨施工。其中,多處采用無機非金屬新型材料處置“橋頭跳車”病害,這種半剛性材料,相比水泥等更有韌性,不易破裂,凝固時間短,僅1小時即可達到通車強度。經表面清掃、涂刷底基層、拌和骨料鋪裝、靜待固結反應等工序,全程靜音,僅2小時完成作業。
全面整改,實現“清零目標”
目前,市路橋集團已對轄區丁橋港橋、洋家港橋、會農橋等8座橋梁完成瀝青修復整改,漢榮橋正整改進行中、五號港橋計劃在三月下旬進行整改。
同時,為確保轄區內橋頭跳車問題能得到切實解決,市路橋集團后續將建立完善“橋頭跳車”治理的長效機制。
當前,亞運服務保障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,為切實做好亞運會、亞殘運會城市道路設施服務保障工作,集團將立足本職工作,在做好常規養護的基礎上,提高認識、明確重點、強化領導,進一步加大城市道路設施長效管理力度,完善設施功能、提升道路品質,高質量做好亞運保障各項工作。





